索玛花开书香浓 彝乡奋进谱新篇——全州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及阅读活动综述
在金沙江畔的晨曦中,在安宁河谷的田垄间,在工业园区的车间里,一股沁人心脾的书香正弥漫在凉山大地。6月30日,盐源县总工会在盐井镇开展“火塘讲堂”实践活动,志愿者用彝汉双语讲解《乡村振兴实用技术手册》,结合苹果种植实例拆解管护技巧,现场发放双语书籍150册。
针对凉山彝族聚居区特点,凉山各级工会创新推出“彝汉双语阅读”“火塘讲堂”等特色活动,通过“阅读+实践”的模式,让知识转化为提升职工素质的“金钥匙”。像这样的活动,凉山各级工会已坚持开展了五年。
截至10月底,全州今年已开展各类阅读活动286场,参与职工达9.7万人次,形成“人人爱读书、处处有书香”的良好氛围。从全民阅读到“火塘讲堂”,一场场活动在凉山大地掀起阅读热潮,覆盖全州20余万工会会员,一个“阵地全域覆盖、活动百花齐放、服务精准滴灌”的职工阅读服务体系逐渐成形,转化为职工立足岗位多作贡献的内生动力,为凉山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
书香润彝乡
构建全域覆盖的阅读生态
“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凉山州总工会深知阅读是提升职工素质的根本路径,构建起“阵地全覆盖、内容精准化、形式多样化”的阅读生态体系,着力破解山区阅读资源不均、形式单一等难题。
数字阅读方面,“川工之家”APP线上的“职工书屋”与全国工会电子职工书屋平台无缝对接,为全州工会会员打造了一座不打烊的“云端图书馆”。截至10月底,“川工之家”APP凉山频道阅读专区发布劳模事迹、技能教程等资讯320条,总浏览量18万人次,较去年增长80%。
在阵地建设上,凉山工会系统打出“实体+数字”组合拳,让书香触手可及。阵地建设直插基层,精准覆盖职工需求的“最后一公里”。200余个“工哩啦”户外劳动者驿站等为新就业群体量身打造的微型书屋,将“流动的知识站”送到职工身边,让奋斗路上的每一个人都能随时“充电续航”。工会阅读空间与全州2404个农家书屋、18个公共图书馆以及遍布景区、商超、动车站、飞机场的100余个“公益书屋”“24小时图书借阅柜”共同勾勒出凉山全域书香的新图景。
分层分类的阅读供给,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成长需求。
专为女职工打造的“玫瑰书香”品牌,已成为凉山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360场专场活动、4万人次热情参与,每一场活动都精准契合女职工需求,展现着新时代女性的智慧、风采与担当。
针对机关干部,紧扣全民阅读推广、书香凉山建设、职工书屋打造等重点工作,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其中。同时,依托川工之家APP职工书屋栏目,开展书香阅读打卡积分等线上互动活动,年均吸引上万人次参与,逐步构建起线上线下联动、职工喜闻乐见的阅读推广机制,有力增强了工会阅读品牌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面向青年职工,依托全州工会服务阵地,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易于参与的阅读活动,让阅读从“规定任务”变为“自发潮流”,从“单向灌输”走向“双向奔赴”,塑造了一系列叫得响、留得住、职工爱参与的工会阅读品牌,融入全州“书香四季·悦读凉山”品牌矩阵。
五年来,从“川阅・工沐书香”全域启动到“玫瑰书香”特色绽放,凉山州总工会以“阅读经典好书,争当时代工匠”为主题,精心描绘职工阅读学习蓝图,将书香工程与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组织凝聚、岗位建功深度融合。
文心聚合力
增强文化自信与组织凝聚力
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凉山州总工会以阅读为桥梁,深挖彝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凉山红色文化资源,在墨香氤氲中增强职工文化自信,增强工会组织向心力。
红色阅读促进文化自信。今年7月1日,西昌卷烟厂卷包车间开展“庆七一・读红书”活动,解读《工匠精神读本》中传承红色基因章节,现场职工纷纷表示“要让劳模精神与红色初心共传承”。会理市工会9月组织200余名职工走进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开展“读红色书籍、走初心之路”研学,通过研读《红军长征在凉山》文献、重走渡江路线,深化对革命历史的理解。
当阅读遇上技能培训,便催生了180场“岗位成才·读书赋能”研讨,助力1000余名职工实现能力跃升。五年来,60个优秀组织单位、300名阅读标兵获得表彰,形成引领阅读风尚的“标杆力量”。
多样化的阅读互动活动,成为凝聚工会力量的“黏合剂”。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工会在今年6月新增15个“骑手读书角”,配备《快递暂行条例》《心理健康手册》等书籍,截至10月已服务6.4万人次,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打卡地”。
知行促实干
以阅读成效赋能高质量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凉山州总工会始终坚持“阅读赋能实践”的导向,推动职工将阅读收获转化为岗位创新、攻坚克难的实际成效,让书香成为推动凉山发展的“生产力”。
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中,阅读成为技能提升的“加速器”。工会构建“培训+阅读+竞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编制2025年重点行业阅读书目12套。今年1月至8月,攀钢西昌钢钒炼铁厂全国劳模杨林团队研读《焦化设备优化技术》等书籍,研发“卄”字型加强筋升级技术,解决了旋转密封阀卡堵难题。凉山州“光明杯”电力技能大赛前夕,组委会精选《电力设备运维手册》等5套书籍供参赛职工研读,9月竞赛中亮相的40项技术攻关项目,有32项是书籍启发的创新思路。截至10月,全州年内新增技能人才3.2万人,高技能人才人数较2024年增长18.6%。
在乡村振兴与重点项目建设一线,阅读成果有效转化为实干动能。越西县风电基地工会组织职工研读《新能源项目施工规范》,针对高山施工难题提炼书中12项技术要点,制定专项方案,保障项目提前15天完成基础工程建设。布拖县通过“工会+合作社”模式开展《农产品市场营销》专题阅读活动,社员通过学习直播带货技巧,开通“彝乡好物”抖音账号,3个月售出花椒、核桃等农产品80吨,增收180万元。会理市农民工法律维权服务站工作人员深入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结合书中案例优化维权流程,累计为126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56万元,较去年同期效率提升40%。
从宁南县“阅读经典好书 争当时代工匠”的铿锵誓言,到喜德县鲁基乡世界读书日凉山专场的热烈氛围,再到2025年“川阅·工沐书香”系列170余场常态化活动的持续升温,五年来凉山工会系统开展主题活动2500余场,吸引20.8万人次参与,阅读正逐步融入凉山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阅读热情持续涌动,学习氛围日益浓厚。
在2025年即将收官之际,凉山州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五年来一系列阅读活动以时间为轴、以实践为尺,让书香浸润到每个岗位。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书香凉山’建设,让阅读成为职工的生活习惯、工会的工作常态。”
如今,从泸沽湖畔到螺髻山麓,从田野的诵读声到车间的书墨香,阅读正化作彝乡儿女奋进的脚步,汇聚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索玛花在墨韵滋养中绽放得更加绚烂。(彭斌 记者 张崇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