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练!更多“健身加油站”上线家门口

11月26日,记者从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我市通过推动中小学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升级专业健身场所功能等举措,不断织密全民健身设施网络,让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从蓝图变为现实,有效破解了市民“健身难、健身远”的痛点。
部分校园体育场地开放群众健身有了新去处
近日,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吉庆巷小学等多所中小学体育场地陆续向市民免费开放。市民通过线上预约后,即可进入校园开展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在家门口健身”已成为现实,统计数据显示,自校内体育馆面向市民开放以来,使用人数持续稳步增长,校园场馆已成为周边居民健身的新去处。
“我们平时体育课也会到场馆里打球,现在体育馆晚上和周末都开放,我们的训练时间更灵活了,有时候能和同学切磋球技,一起学习更多技巧。”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学生龚芯右的话,道出了校园场馆开放带来的双重利好——既不影响学生正常使用,又为学生拓展了训练时间。
对于市民而言,校园场馆开放解决了“健身难、健身远”的痛点。市民姜凤霞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她坦言:“自从三原学校的体育场地对市民开放后,我和我的球友就找到了健身的新去处。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下班后在手机上提前预约,步行几分钟就能到球场,再也不用为找场地发愁了。”
安全与秩序是校园场馆开放的重中之重。为此,各开放场馆均采取“线上预约+现场身份核验”的管理模式,同步为场地购置公众责任保险。同时,现场配备专业安保人员与场地管理员,全方位保障市民运动安全,提升健身体验。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践行‘开放共享’办学理念的重要举措。”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副校长高宜标表示,此举旨在让专业体育设施成为服务周边居民的“健身加油站”,期待通过场馆开放让更多人享受运动快乐,共同办好这一民生实事。
专业场馆功能升级满足群众多元需求
校园场馆的开放,让运动更加触手可及,而专业健身场所的功能升级则进一步满足了市民多元化健身需求。每当华灯初上或周末来临,南充市民健身中心便热闹起来,篮球场上的激烈对抗、羽毛球馆里的灵活扣杀、游泳馆中的劈波斩浪,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全民健身图景。
除了满足市民对篮球、羽毛球、游泳等常规运动的需求外,该中心还精准对接市民个性化需求,打造了“减脂训练营”等特色课程。市民黄仕虎是这里的常客,他说:“打羽毛球不仅能锻炼身体、缓解压力,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既是健身方式,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方式。这里的特色课程也很实用,能帮我们科学健身。”
为提升服务质量,该中心始终坚持分时段免费与低收费开放政策,降低市民健身门槛。同时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市民通过手机即可实时查询场地使用情况并在线预约,提升了便捷性。场馆内部配套设施同样完善,专业的照明和通风设备保障运动舒适度,休闲区、淋浴室、更衣间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市民提供“一站式”运动服务。
“这里不仅是一个运动的场地,更是一个社区生活的枢纽。”南充市民健身中心负责人陈丽君表示,中心希望通过运动搭建交流平台,让人们在运动中相遇、交流,既构建更健康的身体,也营造更和谐的社会关系。
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持续加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提高体育设施开放服务水平。目前已构建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让全民健身的基础不断夯实,让运动快乐触手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