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数据看成都制造业加速建圈强链
2021年12月10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首次提出“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彼时,成都期望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主体活力强和协同效应强的重点产业集群,系统重构产业体系新的“四梁八柱”。
时间过去两年,产业建圈强链推进成果如何?
11月14日,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在蓉举行;11月30日,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通威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成都;四川省川联光伏产业商会在蓉成立……近日,成都光伏产业消息刷屏。上下游链主齐聚、重大项目落地、光伏产业“朋友圈”持续扩容……千亿光伏产业在蓉加速崛起,是成都制造业建圈强链的缩影。
集珠成链,集链成群。聚焦产业“建圈强链”,近年来,成都制造业集聚加快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瞄准8个产业生态圈28条重点产业链,产业从“链条”到“集群”加速聚集。
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含金量”升级
日前出炉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14.3亿元,同比增长6.7%。作为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五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6%,其中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4.0%,装备制造产业增长11.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7.1%。
透过一组组数据,我们能读出什么?“产业兴,则城市兴。”在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看来,支柱产业的强势领跑背后,是成都加快产业建圈强链,建设制造强市。
两年来,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三个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都区航空大部件产业集群、温江区生物技术药产业集群、青羊区航空配套产业集群、武侯区微波射频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至此,成都国家级产业集群增至9个。
“产业集群是城市竞争力的集中表现。”汤继强表示,以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为例,成都确定了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以及高端软件三个细分领域的重点产业链。在新型显示领域中,成都年内连续举办了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吸引了各路行业龙头在蓉聚集。日前,全球显示领域巨头京东方在成都加码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就足以说明成都制造业发展的吸引力。据悉,该项目总投资超过600亿元,随着未来项目的投产,千亿成都显示产业将进一步崛起。
2000家专精特新企业 “朋友圈”扩容
8月2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揭晓,在入围门槛进一步提升之下,四川本土4家企业进入榜单。除了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外,通威集团有限公司首次登榜,成为成都首家上榜的制造业企业。这家新晋世界500强企业,已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高纯晶硅生产企业、全球出货量最大的电池片生产企业。
“链主是建圈强链的关键。”汤继强分析指出,建圈强链最为关键的是产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毋庸置疑,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对产业链的整合力、供应链的掌控力以及创新链的溢出力,是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
本土首家制造业500强诞生之外,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在“扎堆”涌向成都。从世界500强企业比亚迪、宁德时代的持续加码,四川省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成都市委主要领导会见中国华能集团等高层,成都与500强企业的互动越发频繁。
成都提出“建圈强链”行动以来,成都入选“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增加。其中,2021年464家新入选,2022年873家新入选,2023年675家新入选。仅在近三年,就有超过2000家企业入选。
超10万户上云企业 “含智量”攀高
日前,工信部公布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其中,成都2家企业上榜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2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自提出产业“建圈强链”以来,成都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含智量”。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通威太阳能5G智慧园区,通威太阳能公司总经理周华介绍,与同等产能的通威智能制造生产线相比,在“智造”的加持下,用工减少约62%,能源消耗降低约30%,生产效率提升约161%。
近年来,成都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智能制造,探索制造业转型发展新模式,专项制定《成都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管理办法》,积极培育48个智能工厂和110个数字化车间,打造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31个优秀场景,2家单位获评国家“数字领航”示范,建成2座全球“灯塔工厂”。来自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新增上云企业2.07万户、累计超10万户实现“上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