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在广元开馆 展出文物1000余件
10月20日,位于广元市朝天区的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
10月20日,位于广元市朝天区的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据悉,这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细石器文化研究、文物保存、社会教育、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实物资料。
该考古博物馆地处川陕交通要道广元市朝天区中子镇,展厅总面积3000平方米,展出文物1000余件。展陈分为“惊鸿一现、先民足迹、地球家园、传承保护”四个部分,讲述中子铺细石器的发展、国内细石器、细石器的全球化和细石器的传承与遗址守护等内容。
出土细石器文物1万余件
据了解,中子铺细石器遗址自1990年被发现至今,先后经过两次发掘,出土细石器文物1万余件。经碳14测定,该遗址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
专家一致认为,中子铺遗址是四川盆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是四川境内目前发现的文化特征突出、遗物最为丰富的一处细石器遗址,也是黄河以南仅有的一处最好的细石器遗址,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同步,为研究中国南部细石器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子铺细石器的发现,体现了7000年前中子铺的历史久远和厚重文化。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是全国首个以细石器为主题的博物馆,在设计理念、场馆功能、设施设备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说,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的开馆,不仅是一个具有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场所,更是一座充满教育性和科普性的殿堂。
博物馆的展品。
“浪花虽小,却非常耀眼”
“中子铺细石器类型丰富,制作技术较为成熟,细石器不论石核、石叶和石器,形态较为固定,都有比较明确的用途,是独具特点的细石器文化遗存,它很可能代表了四川盆地及盆周地区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全程参与遗址发掘和文物资料整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名誉馆长王仁湘说,“朝天中子铺,是细石器文化全球潮中的一朵浪花。浪花虽小,却非常耀眼。”
据王仁湘介绍,30年前的一天,在广元皇泽寺博物馆工作的小青年唐志工,在考古调查中登上了中子铺的三脚蟾。山顶面积不大,唐志工注意到地面上有许多黑色小石块,他直觉这是一个很不平常的发现,于是很快电告了北京相关文物考古部门。北京很快就派出考古专家来到现场,发现这些黑色石块是制作细石器的常规原料。国家文物部门快速批准了中子铺的考古发掘,经过两年两个工作季发掘,确认三脚蟾山顶有座古老的细石器制造场。
“中子铺遗址为一座细石器制作场,出土细石器标本1万多件,除大量碎屑外,其中有细石器标本1400余件,包括许多石片、细石叶、细石核和各类成形细石器。”王仁湘说,希望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的收藏、保护、研究、教育、展示等核心功能,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成为全国县级综合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典范。